【山东省眼科医院】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新信息 >>文章浏览

中国近视发病率过五成 防治成为关键问题

日期:2015-11-05 10:36:29  来源:山东省眼科医院

  摘要:中国眼视光学权威专家瞿佳教授表示,国家973研究项目“近视发病机理及干预的基础研究”主要围绕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展开,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。

 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、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教授,是在温州“第15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”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做出如上表述。

 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,患病率超过50%,在大学生人群中甚至可达80%以上。近10年近视患病率逐年上升,每年的验光配镜费用高达100亿元,激光手术费用达到50亿元,并发症治疗费用无法估量。高度近视常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,甚至失明。

  瞿佳表示,目前取得的成果包括:首创小鼠近视动物模型并成功将其用于近视研究;探索多巴胺在近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,提出屈光发育和近视形成调控的新学说;筛选定位高度近视易感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;开展大样本量的青少年近视流行病学调查,并建立近视流调数据库。这些科研成果以

及后续的成果将为预防治疗近视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就民众极为关注的近视眼治疗难题,瞿佳详细解说:近视主要是外界物像经眼的屈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前,表现为看远不清楚。近视常是由于眼轴延长所造成的,这种情况下眼球往往存在器质性改变,这在高度近视眼上表现尤为明显,常带来严重并发症,是人眼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瞿佳表示,对于近视的干预,也就是民众所说的预防、治疗,可以从两方面分析。第一是控制近视的进展,即在近视的早期,眼球尚未出现明显器质性变化之前采取防控措施,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比如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合理规范验配角膜塑形镜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、减少近距离工作时间等能明显延缓近视的进展;第二是对于已经出现的近视,可以通过框架眼镜、接触镜和屈光手术等治疗手段改变人眼的屈光系统,从而改善人眼看远的视力。换句话说,可以“逆转”患者的近视“度数”,但尚无办法“逆转”近视所带来的眼球本身器质性改变及相应并发症。因此近视的干预之路仍然任重道远。

  瞿佳并强调,治疗近视一定要到国家认证的合法医疗机构诊治。

上一篇:

户外活动40分钟就能有效降低近视几率

下一篇:

豌豆护眼效果佳 多吃肉不如多吃豆

Copyrights 2005-2016 导医网 版权所有